基于麥肯錫《2020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》顯示,即使2020年經濟環(huán)境不穩(wěn)定,但中國消費勢頭依舊不減,且在保持穩(wěn)定增長的同時,還產生了差異化分級,有的更加關注商品本身品質,而有的更加注重性價比。這一點之于汽車市場也同樣適用,尤其在當下的購車決策中有這樣的特點——品牌影響減弱,車輛的配置多少與質價比高低更具影響力。
基于此,今天小編就以兩種購車對比作為切入,評測第三代哈弗H6與長安CS75 PLUS兩款主流SUV車型,看看究竟誰能擊中的購車“癢點”。
綜合配置——實力定勝負
第一輪先來對比測評第三代哈弗H6 1.5T Supreme款(官方指導價13.49萬)與長安CS75 PLUS 1.5T尊貴型(官方指導價13.19萬)這兩款價位相當的車型。
1、第三代哈弗H6 1.5TSupreme款
作為1.5T動力頂配款,其不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表現出色。配備了車道偏離預警、車道居中輔助、道路交通標識識別等實用功能,日常代步、高速駕駛都能夠提供有效輔助,大大減緩駕駛疲勞,優(yōu)化駕駛體驗。且最大亮點當屬全場景自動泊車系統(tǒng),基于“上帝視角”與12個超聲波傳感器,帶來高水平視覺識別方案,可應用場景更加廣泛,例如只有停車線,沒有其他車輛作為參考;高難度斜向劃線停車位,也可準確識別并泊入。
硬件部分也是相當具有優(yōu)勢,內置行車記錄儀、方向盤換擋、HUD抬頭數字顯示、座椅加熱等應有盡有。尤其是燈光配置部分,矩陣式光源搭配自適應遠近光,燈光照射表現更佳,且能夠自動判斷路面對向或同向的車輛、人員情況進行燈光亮度調整,無需再手動切換遠近光,讓駕駛員專注駕駛保證行車安全。
2、長安CS75 PLUS 1.5T尊貴型
從對比來看,不論是軟件部分,還是硬件部分,差異還是十分明顯的。例如,軟件部分沒有配備交通標識識別功能,對于很多新手司機或經常跑長途的司機而言不夠便利;硬件上缺少座椅加熱,對于北方司機來說,影響可想而知了。
高質價比——寵粉誠意足
第二輪來對比測評第三代哈弗H6 2.0T兩驅Max款(官方指導價13.69萬)與長安CS75 PLUS 2.0T兩驅領航型(官方指導價13.99萬)這兩款實力相當的車型。
1、第三代哈弗H6 2.0T兩驅Max款
如圖所示,除了第三代哈弗H6自動駕駛上的配置更加全面,兩車的其他維度相對一致,基于此,我們來簡單計算下價格差異。
第三代哈弗H6這款車型售價為13.69萬元,購車即可享受六大超神禮遇,假設我們剛好拿到其中的6千元置換補貼,裸車價降至13.09萬元。再計算必要的購置稅、交強險、上牌費、基本商險等必要花費,最終落地價格為147783元。
再看油耗部分,實際油耗如圖所示,按3年6萬公里路程、92#油6.78元計算,總計需要花費37425.6元,每月平均需1039.6元,在燃油SUV車型中,屬頭部水平,家用代步經濟性較強。
2、長安CS75 PLUS 2.0T兩驅領航型
這款長安CS75 PLUS官方售價為13.99萬元,同樣假設拿到4千元置換優(yōu)惠,裸車價能降至13.59萬元。同樣計入必要花費,最終可得落地價為153291元,比第三代哈弗H6高出5508元。
實際油耗如圖,還是按照3年6萬公里路程、92#油6.78元標準進行計算,總共需要花費47595.6元,平均每月需要花費1322.1元,每年要比第三代哈弗H6車主多花費3390元,整體來看,第三代哈弗H6在購車、用車環(huán)節(jié)都具有更大的優(yōu)勢。
小結
通過今天兩種不同的對比方式,不難看出第三代哈弗H6不論在實力上,還是質價比上,都有著遠高于同級的表現,而能成為家用SUV的首選,其中秘訣很簡單——從消費者需求出發(fā),實在的配置,親民的價格,不玩套路,用最好的品質打動人心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其實今天測評的兩款車都是不錯的,不過小編首推第三代哈弗H6,畢竟相似的價格,它的配置更高,將錢花的更超值何樂而不為呢?
免責聲明:本文轉自網絡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亞訊車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(包括圖片版權等問題)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買車、賣車就上亞訊車網 hrvn.cn
汽車團購 tg.yescar.cn,省心、省力、省錢!團購電話:400-6808097
關鍵詞:H6,哈弗,第三,長安,CS75
日前,智己汽車CEO劉濤在相關社交媒體發(fā)布了智己LS7車型的內飾預告
近日,從相關渠道獲悉,星途瑤光將有望在12月18日開啟盲訂,新車是星途
日前,魏牌發(fā)布了多款與用戶共創(chuàng)的魏80前臉造型圖。多位大V和網友
近日,據乘聯會數據顯示,11月乘用車生產207.8萬輛,同比下降6.7%,環(huán)比
12月8日,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“寧德時代”)與本田技研